研磨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如金属加工、半导体、光学玻璃抛光等)产生的含有微小颗粒(如金属屑、磨料、抛光粉等)的废水。处理研磨废水的设备需要针对其高悬浮物、高浊度、可能含油或化学添加剂等特性进行设计。以下是研磨废水处理设备的常见原理及技术:
1. 物理处理技术
(1) 沉淀/离心分离
原理:利用重力或离心力使悬浮颗粒沉降分离。
设备:
沉淀池(平流式、斜板式):适用于大颗粒沉降。
离心机(如卧螺离心机):高速旋转分离细小颗粒,效率高但能耗较大。
(2) 过滤
原理:通过滤材(如滤布、滤网、滤芯)截留颗粒物。
设备:
多介质过滤器:石英砂、活性炭等分层过滤。
精密过滤器(如袋式、芯式):去除微米级颗粒(1-50μm)。
(3) 磁分离
原理:磁性颗粒(如铁屑)在磁场作用下被吸附去除。
设备:
超磁分离机:适用于含铁磁性物质的废水,处理速度快(几分钟内完成)。
2. 化学处理技术
(1) 混凝-絮凝
原理:投加混凝剂(如PAC、PAM)使微小颗粒聚集成絮体,便于沉降或过滤。
设备:
混凝反应槽 + 斜板沉淀池:经典组合,成本低。
气浮机(DAF):通过微气泡携带絮体上浮,适合轻质颗粒或含油废水。
(2) 破乳除油
原理:若研磨废水含乳化油,需先破乳(加酸或破乳剂)再分离。
设备:
油水分离器(如聚结分离器)。
3. 膜分离技术
原理:利用超滤(UF)、微滤(MF)膜的孔径截留颗粒物。
设备:
管式超滤膜:抗污染性强,适合高浓度研磨废水。
陶瓷膜:耐酸碱、高温,寿命长但成本高。
4. 组合工艺示例
典型流程:
研磨废水 → 格栅除渣 → 调节pH → 混凝絮凝 → 沉淀/气浮 → 过滤 → 膜处理 → 达标排放或回用案例:
半导体研磨废水:采用“离心+超滤+反渗透”组合,实现颗粒去除和水的回用。
金属加工废水:磁分离+化学沉淀,回收金属颗粒。
关键参数
悬浮物浓度:通常高达1000-5000 mg/L,需预处理降至50 mg/L以下。
颗粒粒径:0.1-100μm,决定分离技术选择(如>10μm可优先选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