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吨纯水设备的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多级物理过滤与膜分离技术去除水中杂质,最终产出高纯水。其工作流程可分为预处理、反渗透(核心)及后处理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预处理系统(去除大颗粒杂质)
- 石英砂过滤
原水首先通过石英砂滤罐,利用砂粒间的缝隙截留悬浮物、泥沙等粒径>20μm的颗粒。 - 活性炭吸附
水流经活性炭层,吸附余氯、有机物、色素及部分重金属离子,降低色度并保护后续膜组件。 - 软化处理(可选)
若原水硬度高(钙镁离子多),需经软化树脂置换离子,防止反渗透膜结垢 - 精密过滤(保安过滤)
采用5μm滤芯进一步拦截细小颗粒、胶体及虫卵,确保进水满足RO膜要求。
二、反渗透(RO)核心净化(去除溶解性杂质)
- 高压泵增压
预处理水经高压泵加压至 15–30 bar(苦咸水)或 50–80 bar(高盐水源),提供超越渗透压的动力。 - RO膜分离
- 分离机制:加压水通过聚酰胺复合膜(孔径0.0001μm),水分子穿透膜孔,而溶解盐、有机物、微生物等被截留,脱盐率达95%-99%。
- 水流路径:浓水侧排出截留污染物(约30%–40%废水),纯水侧产出净化水(回收率60%–70%)。
- 一级/二级配置
- 一级RO:单级膜组件,产水电导率约5–20μS/cm(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
- 二级RO:一级产水再次经RO膜精滤,电导率降至1–5μS/cm(更高纯度需求)。
三、后处理系统(水质深度提升)
- EDI连续电除盐(超纯水制备)
二级RO产水进入EDI模块,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和选择性离子膜,在电场作用下深度去除残余离子,产出电阻率≥15–18 MΩ·cm的超纯水,无需化学再生。 - 终端灭菌与保障
- 紫外线杀菌:破坏微生物DNA,确保无菌。
- 精密过滤:0.22μm滤膜截留微生物残骸。
- 纯水箱储存:304/316L不锈钢密闭水箱防二次污染。
四、关键设备与技术参数
| 组件 | 作用 | 典型参数 |
|---|---|---|
| 高压泵 | 提供RO膜驱动力 | 压力范围:150–300 psi(苦咸水) |
| RO膜元件 | 核心脱盐 | 脱盐率>98%,单支膜通量1–1.5 m³/h |
| EDI模块 | 离子深度去除 | 产水电阻率17–18 MΩ·cm |
| 控制系统 | 自动化运行 | PLC控制启停、冲洗及故障报警 |
五、工作流程示意图
mermaidCopy Codegraph LR
A[原水箱] --> B[砂滤] --> C[碳滤] --> D[软化] --> E[精密过滤]
E --> F[高压泵] --> G[RO膜] --> H{一级纯水}
H --> I[二级RO/EDI] --> J[紫外线杀菌] --> K[终端过滤] --> L[超纯水箱]
H --> M[浓水排放]注:根据水质需求,可简化或增配模块。例如普通工业用水可仅用一级RO,而电子半导体需“二级RO+EDI”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