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超纯水系统满足GMP认证要求需从设计、验证、运行维护全流程合规,核心要点如下:
一、设计与制造合规性
- 设计标准:需符合中国药典(ChP)、USP或EP标准,典型水质指标包括电阻率≥15MΩ·cm、TOC<500ppb、微生物<10CFU/100ml、内毒素<0.25EU/ml
。 - 材质选择:接触水体部件需采用316L不锈钢(内壁Ra≤0.4μm),密封材料选用EPDM或PTFE,避免污染风险。
- 工艺设计:推荐双级RO+EDI工艺,分配系统采用316L不锈钢循环管路,保持湍流状态(流速>1.5m/s)并配备巴氏消毒或过热水灭菌系统。
二、四阶段验证体系
- 设计确认(DQ):需提交P&ID图、功能说明、材质证书,建立“图纸-3D模型-采购订单”三重校验系统。
- 安装确认(IQ):检查焊口质量(手工焊100%内窥检测)、粗糙度报告(Ra≤0.6μm)、钝化报告(Cr/Fe≥1.5)及仪表校准证书。
- 运行确认(OQ):验证报警联锁、断电恢复等功能,采用“边界法”测试最坏工况条件。
- 性能确认(PQ):连续14天模拟生产,检测微生物、内毒素等指标,确保水质持续达标。
三、智能监控与维护
- 实时监测:在线监测电导率、TOC等参数,配备PLC+HMI远程监控系统,符合FDA 21CFR Part11电子签名要求。
- 日常维护:每周检测沉降菌,每月全检TOC与电导率,保存完整的运行、维修及水质检测记录。
- 节能措施:浓水回收使原水利用率达90%,变频泵节能3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