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设备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核心在于采用高精度的过滤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拦截或化学吸附实现。以下是主流技术及原理:
1. 反渗透(RO)技术
反渗透膜的孔径极小(约0.0001微米),可截留水中99%以上的重金属离子(如铅、汞、镉等)。其原理是通过高压迫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而重金属离子因尺寸过大被截留,实现高效净化。该技术是当前直饮纯净水的首选方案,尤其适合水质复杂地区。
2. 纳滤(NF)技术
纳滤膜的孔径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约1-10纳米),可去除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同时保留部分有益矿物质。其原理与反渗透类似,但操作压力更低,适合对水质要求较高且希望保留矿物质的场景。
3. 吸附法
- 活性炭吸附:通过多孔结构吸附部分重金属,但效果受活性炭质量影响较大,需定期更换。
- 分子筛技术:利用特定孔径的分子筛材料选择性吸附重金属离子,属于物理过滤范畴。
- KDF电化反应:铜锌合金通过电化学反应去除重金属,常与其他技术联用。
4. 其他工业级技术
- 电渗析:利用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分离重金属离子,适用于高浓度废水处理
。 - 离子交换法:通过树脂与重金属离子交换实现去除,但需频繁再生树脂。
选择建议
- 家庭饮用:优先选择反渗透(RO)或纳滤(NF)设备,关注通量(如1000G以上)和一级水效。
- 工业废水:可结合电渗析、反渗透等技术实现重金属回收与达标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