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模块通过电化学再生机制实现离子交换树脂的自再生,其核心原理是结合电场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的协同效应。具体过程分为以下三个关键阶段:
- 电渗析过程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水中阴阳离子分别向对应电极迁移,阳离子透过阳膜进入浓水室后被阴膜截留,阴离子透过阴膜后被阳膜截留,从而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和浓缩。
离子交换过程
淡水室中的混合树脂床通过离子交换吸附水中残留的杂质离子,同时电场驱动被吸附的离子向浓水室迁移,完成初步脱盐。电化学再生过程
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持续再生树脂:H⁺再生阳树脂,OH⁻再生阴树脂,形成动态平衡。这一过程无需化学药剂,且再生效率可达90%以上。
技术优势:
- 连续运行:无需停机再生,产水电阻率稳定在15-18MΩ·cm;
- 环保性:无酸碱废水排放,运行成本比传统混床降低30%-50%。
关键设计:
- 模块化结构:交替排列的离子交换膜与树脂形成淡水/浓水室,优化离子迁移路径;
- 电流控制:通过调节直流电流强度(通常0.5-1.5A)平衡脱盐效率与树脂再生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