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水设备产水电阻率下降可能由以下多环节因素导致,需系统排查:
一、预处理系统失效
- 滤芯/滤料异常:预处理滤芯(如保安过滤器)堵塞或石英砂/活性炭板结,导致杂质穿透。
- 原水水质波动:原水浊度、TDS或CO₂浓度超标(如CO₂>10ppm)会显著影响后续工艺。
二、反渗透(RO)系统问题
- 膜污染或老化:RO膜结垢、微生物污染或性能衰减(运行超36个月)导致脱盐率下降
。 - 参数失调:进水压力不足、段间压差>0.3MPa或水温过低(每降1℃产水率降2-3%)。
三、EDI模块故障
- 电流控制异常:电流超限(如>40mA/cm²)引发极化效应,导致离子反扩散。
- 树脂或电极污染:铁污染(Fe²⁺>0.1ppm)或有机物吸附会不可逆损伤树脂和膜。
四、抛光混床与辅助系统
- 树脂耗尽:抛光混床树脂交换容量衰竭,无法完成最终离子精制。
- 仪表或设备缺陷:在线仪表漂移、高压泵效率衰减(>15%)或阀门内漏。
五、其他关键因素
- pH值偏离:进水pH需稳定在7-8,弱碱性环境可抑制CO₂干扰。
- 长期维护不足:滤芯超期、非原厂耗材使用或水箱微生物污染。
建议按预处理→RO→EDI→抛光混床的顺序逐级检测,并定期校准仪表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