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COD超标是污水处理中常见问题,需结合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调整措施。以下是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涵盖应急处理、工艺优化及微生物调控等关键环节:
一、紧急应对措施
- 事故池截流
立即将超标废水导入事故池暂存,避免冲击后续处理单元,为工艺调整争取时间9。 - 源头排查
检测进水水质(如pH、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浓度),若进水COD异常升高,需排查上游生产环节或管网渗漏。
二、工艺参数优化
- 曝气系统调控
- 溶解氧(DO)控制:好氧段DO需维持在2-4 mg/L。过低时增加曝气量(如提升风机频率),过高时减少曝气以防污泥老化。
- 曝气时间延长:对高负荷废水,延长曝气时间至6-8小时,强化有机物降解。
- 污泥浓度与回流比调整
- 提高污泥浓度(MLSS至3000-4000 mg/L),增加微生物总量以增强处理能力。
- 增大污泥回流比(30%-50%),维持生化池污泥量稳定,防止沉降性恶化导致SS携带COD。
三、微生物系统恢复
- 菌种活性维护
- 温度调节:水温低于10℃时,启动加热或保温措施(如加盖保温棚),确保菌种代谢活性。
- 营养补充:按碳氮磷比100:5:1投加尿素、磷酸盐等,避免营养失衡抑制微生物生长。
- 投加增效菌剂
针对难降解有机物(如酚类、农药),投加复合好氧菌剂或耐盐菌种,提升降解效率。
四、深度处理强化
- 物化法预处理
- 增设混凝沉淀:投加PAC(聚合氯化铝)与PAM(聚丙烯酰胺),去除胶体及悬浮态COD(去除率25%-35%)。
- 活性炭吸附:对低浓度残留COD,采用活性炭吸附塔深度净化。
- 高级氧化技术
- 芬顿氧化:在pH=3-3.5条件下,投加H₂O₂/Fe²⁺,降解难分解有机物(COD去除率50%-65%)。
- 臭氧催化:适用于含染料、农药废水,分解大分子有机物。
五、系统性维护与升级
- 设备与监测优化
- 定期清洗曝气头、校准DO仪,防止设备故障导致局部缺氧。
- 安装在线COD监测仪,实时预警水质波动。
- 工艺升级案例参考
- 沧州运东污水厂:通过改造风机(罗茨风机→空气悬浮风机),按水质灵活切换曝气模式,电耗降低4.88%。
- UASB厌氧罐应用:水果加工厂采用UASB预处理,COD去除率85%以上,大幅减轻后端负荷。
六、难降解COD专项对策
| 污染物类型 | 处理方案 | 案例参考 |
|---|---|---|
| 苯酚/农药类 | 臭氧氧化+生物滤池 | 制药废水处理 |
| 高盐分有机物 | 电絮凝+蒸发结晶+MBR | 电镀废水工程 |
| 高悬浮物 | 强化格栅拦截+混凝沉淀 | 喷涂废水处理 |
总结:COD超标需遵循“分析原因→紧急截流→工艺调参→微生物修复→深度处理”路径。日常需注重水质监测与设备维护,复杂废水建议结合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如UASB+芬顿+MBR)。若持续超标,需评估系统设计容量是否匹配进水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