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水处理设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处理规模、排放标准、自动化程度以及设备的优势和应用场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医疗废水处理设备及其特点:
预处理设备 :
- 格栅井:用于拦截大颗粒悬浮物,如棉签、纱布碎片等,防止后续设备堵塞。
- 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波动,避免高峰流量冲击处理系统。
- 沉砂池/沉淀池:去除泥沙、金属碎屑等无机颗粒,降低悬浮物浓度。
生化处理设备 :
- 生物接触氧化池 :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 MBR膜生物反应器 :结合膜分离技术,实现固液分离,出水浊度低,适合空间有限的场所。
消毒设备:
- 紫外消毒装置 :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DNA结构,杀菌效率高且无化学残留。
- 二氧化氯发生器 :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强氧化性消毒剂,适用于对消毒效果要求严格的场景。
深度处理设备(可选):
- 活性炭吸附罐 :去除残留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及异味,提升出水水质。
- 反渗透装置 :进一步脱盐,适用于有回用需求的场景
。
新型处理设备:
- 臭氧消毒系列:适用于小型医疗机构,通过臭氧氧化破坏微生物内部结构,杀菌效果好且设备占用空间小。
- 臭氧加过滤系列:结合臭氧消毒和过滤技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运行成本低。
选择标准和处理工艺
在选择医疗废水处理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标准和处理工艺:
- 处理规模:根据医院日排水量估算设备处理能力,预留20%-30%余量。
- 排放标准:优先选择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的设备。
- 自动化程度:优先选用PLC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警报及药剂自动投加。
- 处理工艺:结合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消毒四个阶段,根据医院规模和水质选择适配的工艺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