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RO膜)的清洗是维护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清洗分为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方式,具体方法需根据污染类型(如结垢、有机物、微生物、胶体等)选择。以下是详细的清洗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判断清洗时机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清洗RO膜:
1. 产水量下降10%-15%;2. 脱盐率明显降低;3. 进水压力增加10%-15%;4. 段间压差显著增大(>15%)。
二、清洗前准备
1. 确定污染类型:
- 无机盐结垢(如CaCO₃、CaSO₄):表现为产水量下降,压差增大。
- 有机物污染(油脂、腐殖酸):产水量下降,脱盐率可能降低。
- 微生物污染(细菌、藻类):压差增大,可能有异味。
- 胶体污染(硅酸盐、铁胶体):产水量和压差均受影响。
- 金属氧化物(铁、锰):产水量下降,膜表面变色。
2. 准备工具:
- 清洗泵、清洗水箱、pH计、温度计、安全防护用具。
- 选择合适的清洗剂(见下文)。
三、化学清洗步骤
1. 配置清洗液
根据污染类型选择清洗剂(需参考膜厂商建议):
- 无机垢:酸性清洗(如1%-2%柠檬酸、盐酸或磷酸,pH=2-3)。
- 有机物/微生物:碱性清洗(如1%-2% NaOH,pH=11-12,可加EDTA或SDS增强效果)。
- 严重微生物污染:先用碱性清洗,再用杀菌剂(如1%过氧化氢或异噻唑啉酮)。
- 复合污染:可能需分步清洗(先酸后碱或反之)。
2. 低流量循环
- 以低流量(约设计流量的1/3)循环清洗液,避免污染物重新沉积。
- 循环时间:30-60分钟,监测pH和浊度变化。
3. 浸泡
- 关闭循环,浸泡膜元件1-2小时(严重污染可延长)。
- 若清洗液pH变化明显,需更换新液。
4. 高流量冲洗
- 用RO产水或预处理水高压冲洗(流量为设计值的1.5倍),冲走松散污染物。
5. 漂洗
- 用RO产水彻底冲洗系统至出水pH中性(无清洗剂残留)。
四、物理清洗方法
1. 正向冲洗:
- 定期用进水高压冲洗膜表面(自动冲洗功能更佳)。
2. 空气擦洗:
- 向膜内通入压缩空气,增强水流冲刷效果(需谨慎操作)。
3. 离线清洗:
- 对严重污染的膜元件,拆下后在专用设备中清洗。
五、注意事项
1. 温度控制:清洗液温度≤45℃(避免膜损坏)。
2. pH范围:通常为2-12,具体参考膜厂商数据。
3. 禁用药剂:
- 避免氧化剂(如高浓度次氯酸钠)除非膜耐氧化。
- 禁止使用强溶剂(如丙酮、乙醇)。
4. 清洗频率:每年1-2次,频繁清洗可能损伤膜。
5. 记录数据:记录清洗前后流量、压力、脱盐率等参数。
六、清洗后恢复
1. 正常运行前,先低压冲洗至系统稳定。
2. 检查密封圈和管路是否泄漏。
3. 监测24小时性能,确认清洗效果。
七、预防污染措施
1. 优化预处理(如软化、活性炭过滤、杀菌)。
2. 定期更换保安过滤器滤芯。
3. 控制进水SDI<5,余氯<0.1ppm。
通过规范清洗和维护,RO膜的使用寿命可延长至3-5年。若清洗后性能未恢复,可能需要专业检测或更换膜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