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设备的核心工作原理基于反渗透(RO)技术,通过物理筛分与压力驱动实现高效脱盐和杂质去除。以下是其工作流程及技术要点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工艺链
- 预处理单元
- 多介质过滤器(石英砂/无烟煤)拦截≥20μm悬浮物,活性炭吸附余氯及有机物,保障进水污染指数SDI<5。
- 软化装置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降低钙镁离子浓度,防止后续膜结垢。
反渗透主机
- 高压泵(1.5-2MPa)驱动水流通过聚酰胺复合膜(孔径0.0001微米),脱盐率≥98%,截留重金属、微生物及胶体。
- 反渗透膜仅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溶解性盐类、病毒(直径0.02-0.4微米)等被严格分离。
后处理模块
- 可选EDI电除盐或混床精制系统,将水质提升至电阻率15-18.2MΩ·cm的超纯水平。
二、关键组件功能
- 低压开关:检测进水压力,触发高压泵启动。
- 高压开关:压力桶满水后自动停机,防止过压。
- 废水比:RO系统通常产生1:1至1:3的浓缩水,需合理排放。
三、技术对比与适用性
- RO vs 超滤/纳滤:RO膜孔径最小(0.0001微米),可去除几乎所有杂质,但需耗电且产水速度较慢;超滤(0.01-0.1微米)保留矿物质但无法去盐,纳滤(0.001微米)选择性过滤二价离子。
- 应用场景:RO适用于电子、医药等高纯度需求领域,超滤适合水质较好的地区预处理。
通过多级协同处理,纯水设备最终产出电导率≤10μS/cm的纯水,满足工业与饮用标准。



